《國旗上的爸爸》:重家庭 揚家教 傳家風
《國旗上的爸爸》 董玲 著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7年3月出版
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家” 。家,之于中國、之于中國人,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無論社會結構、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家始終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所,始終需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作家董玲創作的《國旗上的爸爸》 ,就是一部弘揚家庭文化、倡導家庭教育、弘揚最美家風的優秀作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個人、家庭、社會的有機統一體中,家庭是重要紐帶,既是個人學習成長的起航港灣,也是社會發展、國家富強、民族進步的重要基點。中國夢是國家夢,也是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夢。小說《國旗上的爸爸》中的歐陽忠一家,是無數普通中國家庭的一員,也是當代中國人追夢圓夢的典型縮影,父親歐陽忠、母親林曦、女兒歐陽紫荊通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在服務國家、奉獻社會中,實現了自身價值,圓了各自的軍人夢、學術夢、藝術夢。“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 。每個人、每個家庭追求什么樣的夢想,就會有什么樣的國家社會,就有什么樣的民族未來。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匯聚起4億多個歐陽忠家庭最雄壯、最磅礴的力量,把愛家與愛國統一起來,融骨肉親情與愛國情感為一體,將個人夢、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在追求家庭幸福中建設美好社會和強大國家。這也是對家庭最大的擔當、最重的責任。
家教是人生的啟蒙。良好的家庭教育、家訓教化,對人性的升華、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不僅是立家之本,更是立國之柱。中華民族素以重視家庭教育聞名世界,“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的家教宗旨,孟母三遷、孔鯉過庭、岳母刺字等家教故事,無不閃耀著延續數千年重視家教的優秀傳統,積淀著豐富的家訓、家規、家教資源。小說《國旗上的爸爸》中的歐陽忠一家,極其注重家教,他們言傳身教、平等溝通、點滴積累,于無聲處為女兒樹立了做人做事的典范。歐陽紫荊面對同伴被歹徒劫持的緊急情勢,臨危不懼、舍己救人、斗智斗勇,這種精神品質和智慧勇氣就源自歐陽忠夫婦長期舍小利、顧大義,舍小家、顧大家,樂于助人、舍己為人、正直做人的躬身踐行。這種家教多了、這種示范廣了,集腋成裘便成就世道人心、化為社會風氣。這也是對子女最深沉的關愛、最厚重的饋贈。
家風是無聲的化育。“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家風雖小,卻事關重大,它聚為民風、匯成國風,關乎家庭美滿幸福,系乎社會安定和諧。家風正,則如同清泉流淌、潤澤后代;家風不正,小則毀家、大則誤國。小說《國旗上的爸爸》中,歐陽忠的大家庭有著一以貫之的優良家風,歐陽振中的精忠報國,歐陽敬德、歐陽思賢的懸壺濟世,周慕華、歐陽伯父的樂善好施,歐陽忠夫婦愛國愛家,這些優秀品質、優良家風是流淌在歐陽家世代血脈里的精神基因。留家產萬貫,不如子孫好善。注重家風,就是要像歐陽忠家庭那樣,把修身齊家的道德要求落細落小、落到實處,大力弘揚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風,使好家風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筑牢社會風尚的可靠基石。這也是對后世最久遠的傳承、最寶貴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