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廉政文化融入家風養成中
在河南省項城市審計局局長陳敏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全家福的標牌,上面寫著女兒的寄語:“我做乖乖女,爸做廉潔人;我要自力更生,爸要廉潔奉公。”女兒的寄語,溫暖而又醒目,時刻提醒陳敏:老實做人,清白為官。從近年的新聞報道中,不斷可以看到各地于細微之處構建現代好家風的各種嘗試和努力。
中國人對家風的講究由來已久,古人先賢對家教的重要性多有論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不過,對于家風,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其重要性的認知和強調上,而應找到良好家風的養成路徑和方法。
在當代中國,家風一頭連著黨風政風、一頭連著社風民風。家風不是一家之事,因此家風培育在當下有必要進行組織化推進,而組織化推進首先應該從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起來。比如,河南項城充分挖掘黨員干部的好家風故事,切實將好家風與基層黨建有機嫁接,設立家風館、成立講師團,通過“文化嫁接+陣地建設+人才培育”的模式,形成了以好家風促黨風、帶政風、正社風。
為了實現8小時外無縫隙監督,項城市紀委向全市黨員干部及其家屬發放了一份《爭創廉潔家庭倡議書》,倡議家庭成員廉潔奉公,增強廉政意識;召開一次家庭助廉座談會,讓黨員干部家屬認識到家庭防腐的重要性,自覺當好家庭反腐倡廉的“監督員”“守門員”,把好“道德關”“廉潔關”;簽訂一份《家庭助廉協議書》,每一位黨員干部與其家屬共簽訂家庭助廉協議,以協議形式來督促、教育、引導親人共同營造一個清正廉潔的家庭環境;開展一次“廉政親情寄語”征集活動,將征集到的廉政親情寄語和全家福制作成精美的標牌,放在黨員干部的桌面上,運用親情的力量去熏陶、去影響,共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
特色傳統文化是形成良好家風的有效載體。在中秋節、老人節、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項城在全市開展家庭助廉座談會,把傳統的文化融入廉政建設之中,引導家庭成員時時“吹廉風”“念廉經”“算廉賬”,營造和諧、幸福、廉潔、文明的家庭,不斷延伸廉政文化內涵,推動了良好家風的形成。當地還把傳統文化與黨建文化有機嫁接。基于這一初衷,項城市以開展“好家風樹好政風”活動為契機,將文化禮堂作為主陣地,以“家風文化+黨建文化”為核心,在全市開展黨員干部“立家規、傳家訓、育家風”系列活動。
親情往往是人內心最柔弱的部分。項城還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倡廉潔風”行動,每年定期召開“小手拉大手”家庭助廉座談會,讓學生與家長一起參加廉潔教育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以親情喚醒家人廉潔從政或從業,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
(作者: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