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透過文物,看美好中華 360件(套)文物將于國際博物館日亮相首博,展示近20年考古成果
    來源:人民日報  | 楊雪梅  2017年05月12日15:29

    圖①:河南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出土的彩陶。 圖②:湖北隨州葉家山曾侯墓地出土的方鼎。 圖③:新疆精絕貴族墓地出土的鉤花皮鞋。 圖④:陜西呂氏家族墓出土的青釉獸形蓋、帶溫砵執壺。 制圖:張芳曼

    “在博物館里你遇見過令你心動的TA嗎?”這兩日微信群里一篇關于博物館的文章標題,引發了很多評論。

    文物除了承載歷史信息,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好。將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展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主要從1995年—2016年的歷年十大考古發現中精挑細選,最終確定360件(套)文物。從楊官寨遺址的仰韶文化遺物,到新疆精絕古城的尼雅遺址珍寶,再到隋煬帝墓隨葬品、南海一號沉船珍寶,展品涵蓋從史前時期到宋元明清的歷史時期。觀眾看完展覽,能生動地了解到中華傳統美學的發展歷程,以及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

    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都有代表性文物進行展示

    本次展覽包羅萬象的展品,貫通新石器時代到清代,每個階段,都有幾件代表性文物令人印象深刻。

    一件來自河南三門峽廟底溝文化的彩陶,代表了中國史前的藝術浪潮。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王仁湘與彩陶廝磨了30年,在他的眼里,這件彩陶的紋飾旋紋,類似構圖在現代藝術中依然鮮活。“它內斂的雙旋獨立而嚴謹,散發著律動的美,外向的雙旋如同伸展著長長的雙臂。紋飾在器物表面首尾相接,仿佛無窮無盡,這作為裝飾紋樣的一個重要藝術原則被確定下來,延續至今。”王仁湘說。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已經被研究了上百年,即便如此,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出土的方鼎依然讓人炫目。作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這件方鼎,將曾侯乙家族的歷史向前推進了500余年。方鼎厚重高大,器與蓋有相同的兩行銘文“曾侯作父乙寶尊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對于這件從未出過遠門的寶貝熱愛有加,“過去我們更關心的是銅器上的銘文所提示的族氏文字和方國名,它對于排定墓地的世系、確定曾國與其他方國的關系具有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但到了這個展覽,觀眾首先都會被它的美所征服。”

    一般來講,方鼎代表的等級很高,而腹壁上周裝飾有獸面紋、其下為優美蟬紋的,則是更高的等級。“商周之際的鼎蓋都做成簡單的扁平狀,這件青銅方鼎的蓋卻極為考究,蓋內有高約一厘米的長方形凸起,是為扣合器口之用,蓋面中部長方形環鈕的兩側各有鏤空狀的夔形扁鈕。這些精彩的細節在以往的銅鼎中都十分罕見。”方勤說。

    一雙漢晉時期的鉤花皮鞋躺在展柜里,紡織文物修復專家王亞蓉對它太熟悉了。它出自1995年中日聯合考察隊發掘的精絕貴族墓地,為一位男性所穿。果綠色的細絹包裹著靿靴,以彩色絲線交撚勾結的“山”字斜格花錯落有致,靴底是整片的皮革,皮革還翻上來包裹著靴幫,結實耐用,又防寒防水,“皮底的里子和靿筒保證了它的實用,是游牧民族的特點,但裝飾部分既時尚又輕薄,難得一見。”

    來自藍田呂氏家族墓的耀州窯青釉獸形蓋、帶溫砵執壺,則是宋元瓷器展品的代表。北宋關中藍田呂氏屬名門望族,呂氏四兄弟在文化、學術領域也頗有建樹,沒想到的是家族的墓園會在2009年被自己的后人盜掘,經過考古人員的搶救性發掘,在7座墓葬中首次出土了精美罕見的宋代耀州窯官窯瓷器等文物。

    從近千件(套)文物中精選出360件(套),挑選標準就是“美中選美”

    20年的十大考古發現,要從中選出有代表性的文物,實在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據介紹,此次調研走了22條線,每條線都牽涉到兩三個省,從近千件文物中精選出的360件(套)文物,讓展覽備受矚目。而挑選展品的標準就是“美中選美”。

    選擇廟底溝文化就是因為文物造型體現出的美感和內涵。以彩陶為標志的仰韶文化,精彩的文物有很多,發展到廟底溝已然達到一個新高度。相比早期西安半坡時期樸實厚重、少有曲線變化的圓形器造型,廟底溝文化時期的彩陶曲線更加優美圓滑,仿佛有了獨特的形體美。簡單的黑白紅三色,看似抽象的紋飾卻可以讓人想象到鳥飛于天、魚翔于水、花開于野。“它表現的可能是一種宇宙觀體系和認知體系。”王仁湘說。

    周朝的青銅器,在器型和紋飾上,有著這一歷史時期獨特的美學追求。在方勤看來,西周東周時期,新工藝、新理念與鮮明的地域性使青銅禮器的紋飾更有裝飾美,體現的是美學風格的漸變。“商周時的青銅紋裝飾為拘謹,更為講究對稱,更為繁密擁擠,動物的形態也更為概括,多種動物的身體被分解,再將不同的部位拼接,如李澤厚所說的饕餮紋所代表的獰厲之美。西周由于禮制的確立與完善,之前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不再是主流,更加追求簡約與和諧。”方勤說。

    瓷器自然是中國所有文物類型中最能體現社會審美變化的大類,從原始青瓷一直到明清綿延不絕。宋朝則是瓷器發展歷程中品質最古典、最有審美格調的時期。

    因為是收藏世家,在藍田呂氏家族墓里這些瓷器成系列地擺放。按釉色分有青瓷、白瓷和青白瓷;按窯口分,有耀州窯、定窯、建窯和景德鎮窯;按品種分,有執壺、溫碗、尊、香薰和碗托等,真實反映了北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精致生活。此次展覽中有一件青釉刻花渣斗,這是一件茶器。同期出土的銅渣斗里,還保留著殘存的茶葉,經檢測是北宋時期深受宋徽宗喜愛的福建白茶。用呂氏墓的生活用瓷、文人用器來表現宋代以來的士人風尚,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審美變化的背后是文化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古山認為,這次展覽把主題和美好結合起來,是多年來一種新的嘗試。“改革開放以來是考古事業的黃金時期,新的考古理念、大規模的基建導致的搶救性發掘,都使我們的考古有許多的新發現。”

    1990年至1996年,國家文物局曾先后舉辦過4屆中國文物精華展,將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精美的文物及時呈現給觀眾。從1996年至今的20年,由于各省的文物局和考古所可以及時地向觀眾介紹新的考古發現,國家文物局就沒有再舉辦類似的大型展覽。2016年底,國家文物局覺得可以籌辦一個反映近二十年考古發現的大展,回饋觀眾。展覽工作最后交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首都博物館共同承辦。

    首都博物館策展人馮好說:“我們通常理解的美就是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對于美的追求,這從古代各個時期的文物上都可以體現出來,古人對美的追求、對好的熱愛也是隨處可見。‘美·好·中華’中間用點分開,象征從美到好,是一個升華、遞進的過程。這個展希望在展示中國近二十年的考古成就的同時,讓觀眾了解到這種審美變化背后蘊含的是文化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

    專家認為,文物體現的美有時比歷史更真實。審美的自由,才是心靈的自由。每一件文物所體現的自然的形式、萬物的規律、和諧的內在,就是生機勃勃的美好中華的最佳注腳。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91|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国内精品自线在拍2020不卡|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