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考古成果力證張獻忠“江口沉銀” 出水文物與史書記載相符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李佳霖  2017年03月24日15:48

    考古工作人員在發掘現場提取出水文物 新華社記者 李 賀 攝

    發掘出水的部分金飾和銀錠 新華社記者 李 賀 攝

    民間傳說,明末清初,農民軍領袖張獻忠兵敗四川,曾經把大量金銀財寶沉入江底。這個傳說是否屬實?究竟有多少金銀財寶被沉入江底?記者日前從四川省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階段性工作通氣會上獲悉,今年1月開始發掘的江口沉銀水下遺址目前已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張獻忠江口沉銀”證據確鑿

    張獻忠是陜西延安人,明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號稱“八大王”。1643年后,張獻忠占據了武昌、長沙,控制了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區。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在成都稱帝,建立大西國。但張獻忠在成都立足后不久,就與南進的清軍展開惡戰。1646年,他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于江底。

    關于張獻忠沉銀,《蜀碧》和《彭山縣志》記載了他在江口戰敗,船被燒沉,金銀隨船沉入河中。《蜀難紀實》中對沉銀的細節有更多記載:“張獻忠部隊從水路出川時,由于銀兩太多,木船載不下,于是張獻忠命令工匠做了許多木頭夾槽,把銀錠放在里面,讓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狹窄的地段再打撈上來。但后來部隊遭到阻擊,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銀兩沉入江中。”

    彭山江口鎮是川西一個平常古鎮,岷江在這里曾有一個古碼頭,江口沉銀水下遺址就在古碼頭下游,分布面積100萬平方米。多年來,當地一直流傳著“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2005年和2011年,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中也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包括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等。為破解歷史之謎,2016年1月,四川省文化廳組織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了對該處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準對江口沉銀水下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并于2017年1月5日啟動發掘項目。

    根據通氣會通報,截至3月15日,江口沉銀水下遺址已發掘面積1萬余平方米,出水文物1萬余件,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等兵器。“通過此次發掘,基本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確有其事,出水的萬余件文物是確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劉志巖說,比如出水了相對完整的、內部藏有銀錠的木鞘,這與史書記載是相符的。

    “出水的銀錠來自不同的地方,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這也與當時文獻記載的張獻忠的行軍路線相吻合。”眉山市彭山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吳天文說。

    創新方法 科技助力

    “江口沉銀水下遺址的考古,在發掘方法和理念上都有突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如此評價該遺址的發掘。

    據悉,在發掘之處,考古隊把整個發掘區分為四大區域,每個區域用10米×10米的方格進行劃分,整個區域一共劃分為8360個探方。“這樣不管我們在哪個區域發掘,都有自身的標識,不管文物在哪個區域出水,都有自己的三維坐標。”劉志巖說。

    考古隊還針對遺址處于岷江河道內的實際情況,進行圍堰考古,即修建圍堰把遺址區內的水排干,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成了陸地,再進行考古發掘,同時修建導流渠排清余水。“這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為今后灘涂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鑒經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說。

    在該遺址的發掘中,科技的運用也是一大亮點。高大倫表示,在整個發掘過程中,都做金屬探測,每向下發掘一層,就做一次金屬探測。同時,磁法、電法和探地雷達等物探手段也廣泛運用,以確定發掘區域,再通過篩選機與人工篩選雙重篩檢,確保文物無遺漏。“發掘過程中采用PTK(實時動態差分法)精準記錄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點區域安裝延時攝影,搭建整個遺址的考古數據管理系統等,保證了考古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他說。

    此外,此次考古發掘工作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愿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也擴大了考古工作對公眾的影響力,有利于讓公眾真正了解考古、走進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規劃建設遺址博物館

    因為遺址發掘的時間要選擇在岷江的枯水期,即當年的11月底至次年3月底。而如今,距離今年發掘工作結束還有約半個月。盡管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不少專家表示,目前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未來的發掘成果更值得期待。

    對以后的遺址發掘以及保護,不少專家提出建議和意見。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夏正楷指出,該遺址最下面是基巖,之上是基巖被河流侵蝕而成的沖刷槽,沖刷槽中沉積著文物。因此,在汛期來臨之前,可以考慮將整個河道切斷,再做相關解剖,以了解整個河道的基巖情況,并做測年,弄清楚基巖沖擊槽的年代。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建議,應立即啟動對該遺址發掘工作的總結和文物研究以及保護工作,同時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的規劃編制工作也需要著手進行。

    據透露,下一步,當地將本著集約節約、共享資源的原則,在張獻忠沉銀遺址附近規劃建設考古遺址博物館。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99热这里有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91精品免费观看| 91精品在线国产|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 青娱分类视频精品免费2|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好叼操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