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人寫作不能成為束縛活力的標簽
隨著新大眾文藝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素人寫作”也受到新一輪的重視。
2025-09-17
-
作家做自媒體博主有內情,也有困境
當下,越來越多的作家涌向自媒體平臺成為一名博主,開啟一種以“文學”為主題的“表演”。
2025-09-15
-
從“新文學”到“新世紀文學” ——當代文學的變革與挑戰
洪子誠先生的《中國當代文學史》首次出版于1999年,此后多次再版,但“當代文學”的歷史下限始終被劃定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
2025-09-12
-
明星出書救得了出版業嗎
2025年圖書市場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反差。
2025-09-11
-
非虛構寫作與當代中國社會感知的重構
主持人語 十五年來的中國“非虛構”: 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西方的非虛構文學概念便開始被零碎地介紹到國內。
2025-09-11
-
朱國華:AI 時代的文學研究
最近幾年,ChatGPT、Deep Seek等聊天機器人的啟用,讓我們產生了如癡如醉、無法置信的超現實感和奇跡感。
2025-09-04
-
宋明煒:AI時代的科幻、詩歌與呼吸
一、挑戰 因為過去二十年都熱衷于閱讀(以及研究)科幻——或因為五六歲時就看過美國科幻片《未來世界》(Future World),其后沉迷于日本動漫《鐵臂阿童木》,像人工智能這樣的概念,對于我來說從來都不陌生。
2025-08-30
-
當寫作成為學科
隨著“中文創意寫作”正式列入“中國語言文學”二級學科,新世紀以來獲得充分發展的高校創意寫作專業更是駛入了快車道,一大批從高校出來的有創意寫作研習背景的年輕作家漸漸走上文壇。
2025-08-29
-
青年寫作:從密室走向曠野
對于今天的青年寫作者來說,張愛玲那句“出名要趁早”,顯然蠱惑了太多人。
2025-08-26
-
“臥游”:在不同媒介體驗審美愉悅
“臥游”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的重要命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古代藝術創作和審美欣賞實踐。
2025-08-25
-
當“算法性失明”介入知識生產
鍵盤輕叩,段落流淌,一篇結構嚴謹、文辭優美的文章在AI的“筆下”迅速生成。
2025-08-25
-
“經典確認”和新世紀文學史書寫的難度
在任何時代,偉大的文學都需要偉大的闡釋者。
2025-08-19
-
林崢:悟空與哪吒的反叛與再秩序化
我命由我不由天? ——悟空與哪吒的反叛與再秩序化 一、故事內外的反叛與收編 2024年與2025年,《黑神話:悟空》(以下簡稱《黑神話》)與《哪吒之魔童鬧海》先后橫空出世,影響遍及全國,乃至走向世界。
2025-08-17
-
陳平原、陳正宏等學者對當代人文學科的前沿思考
2025上海書展,全國名家作者云集現場,為讀者奉上一場場書香馥郁的精神盛宴。
2025-08-13
-
文藝評論如何做到好處說好、壞處說壞
“文藝評論就是要好處說好,壞處說壞。
2025-08-08
-
“反諷現實主義”——知識分子寫作的“應物”之道
作為一種正視生活的創作精神或反映生活的創作方法,一般意義上的現實主義在傳統文學中就已經存在。
2025-08-07
-
AI時代文學的“創造力”
編者按 “文學新批評”今日推出韋黃丹的《AI時代文學的“創造力”》 。
2025-08-05
-
“經典化”:文學性及其觀念分歧
“網絡文學經典化”的命題既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2025-08-02
-
軍旅文學五人談:胸懷“國之大者”,書寫新時代軍旅故事
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周年。
2025-08-01
-
卓一葦:文學、作家及其他
卓一葦,1990年生,山西盂縣人。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