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血色記憶成為人類的警示
電影《731》海報。
2025-09-18
-
“一江春水”和“八千里路”的啟示
電影《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海報。
2025-09-18
-
尋找紀錄片敘事的更多可能性
今年上半年,我們團隊制作的《風味人間》第五季、《牛奶是部文明史》與《尋色中國》相繼播出,我們嘗試在技術、敘事與題材選擇上做出不同角度的探索。
2025-09-18
-
奇幻類型能為愛情電影“續命”嗎?
圖為《7天》劇照 電影《7天》承載了很多期盼,不管制作者,還是觀眾,都希望能有一部電影“破局”愛情電影市場連續低迷的狀態。
2025-09-17
-
以光影為筆 勾勒山河畫卷
影視作品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以光影為筆勾勒山河畫卷,以敘事為橋傳遞人文精神。
2025-09-17
-
真實與虛構是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創作的核心問題
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影視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內容。
2025-09-17
-
一曲蕩氣回腸的文化交響詩
電影《紅絲綢》海報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中俄合拍電影《紅絲綢》的上映有著特殊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2025-09-17
-
誰來重振長劇榮光?
究竟是“演員扛劇”,還是“劇本扛劇”“制作扛劇”的爭論,《生萬物》給出了最新例證。
2025-09-16
-
新時代電影類評獎如何成為電影藝術“風向標”?
電影作為最具大眾性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新時代的文化語境下,不僅反映著社會風貌與人民的精神世界,更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
2025-09-16
-
光影流轉 氣象萬千
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屆金熊貓獎活動在四川成都舉辦。
2025-09-15
-
電影《蛟龍行動》特別版:一次值得肯定的自我改進
8月30日,曾在本年度春節檔公映的軍事題材影片《蛟龍行動》,經過重制后以特別版形式重返銀幕。
2025-09-11
-
今夜,我在浪浪山,只關心無名之輩的冷與熱
軀殼歡喜,靈魂悲傷 1991年,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警察與小偷》登上春晚舞臺,千家萬戶都記住了這個既讓人歡笑,又讓人嘆息的故事。
2025-09-11
-
抗戰電影的英雄書寫
在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中,抗戰題材始終占據重要地位。
2025-09-10
-
熟悉又久違的酣暢感
在暑期檔接近尾聲的時候,上映前并不被看好的警匪題材動作片《捕風追影》出人意料地走紅,憑借過硬的品質,給觀眾帶來熟悉而又久違的酣暢感,實現“破圈”傳播。
2025-09-09
-
從暑期檔看中國電影新趨勢
中國電影產業正逐步走向一個更加成熟的發展階段:市場不再單純依賴單個爆款,而是依靠多類型、多梯隊的影片矩陣實現持續熱度;創作上更關注平凡個體的真實情感,并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進行創新表達;同時,電影也在不斷拓展其產業邊界,與文旅等業態深度融合,創造更廣泛的價值 2025年暑期檔后半程強勢發力,以119.66億元票房和3.21億觀影人次的成績收官,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8%和12.8%。
2025-09-09
-
人文紀錄片引“文化熱”:構建古今對話的橋梁
《尋古中國》《文脈春秋》《農耕探文明》《本草流芳》……這些聚焦古代人文的系列紀錄片,在央視熱播后引發大眾的“文化熱”。
2025-09-09
-
新疆,你的光影如此燦爛
電影《巴扎喜事》劇照 百靈琵琶和玫瑰都塔爾是傳說中的兩件樂器,喀什民間樂器制作大師卡德爾用一棵情侶樹制作了這兩件樂器。
2025-09-08
-
表現民族精神是國劇的良心和擔當
52集長篇電視連續劇《闖關東》自2008年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作為開年大劇播出后,首輪全國平均收視率便接近11%,并創下連續四周北京地區收視冠軍的紀錄。
2025-09-08
-
塑造普通人抗戰群像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電視劇《歸隊》的播出引發廣泛關注。
2025-09-05
-
《我們的河山》:抗戰歷史的正確打開方式
電視劇《我們的河山》是一部具有強烈真實感、慘烈生死感和悲壯歷史感的抗戰題材作品。
2025-09-03